污水处理COD过高的工艺10问(一) |
时间:2022-08-13 15:17:48 访客:297 |
一、水解+接触氧化法,出水COD在70mg/L,但看起来很混浊,不知道什么原因?测MLSS和测SS的方法是一样的吗? 进入接触氧化池的悬浮颗粒过多的话,会被动导致接触氧化池出水的SS升高,这样的话,出水就浑浊了。如果无机颗粒为主的话,则SS高,而出水COD并不高。MLSS与SS检测方法同,只是MLSS过滤时受活性污泥易堵塞滤纸的缘故,最好是用抽滤瓶进行抽滤。
二、我们公司的污水在三期的部分沉淀池和生化池、二期的部分沉淀池和生化池出现水质恶化,颜色变黑,但是pH值是7.3左右,曝气气也正常,请问出现上述情况是什么原因啊? 曝气正常,只能保证曝气池正常,沉淀池如果停留时间过长,水质COD处理效果不佳时,可以发生水质发黑。如果市政污水,进流途径管道较长,在进污水处理系统前因为缺氧,也会发生水质变黑,如此,出流处理水也会发黑。
三、出水有许多小的碎泥漂出,工艺是卡罗塞尔氧化沟,进水COD为450mg/L,水温14摄氏度,出水COD为200mg/L,SV30=50mg/L,有不少钟虫,出水溶解氧为2.50mg/L,总是有碎泥,持续了10d,请问是什么原因? 首先考虑的是污泥解体,常见的是老化解体,看看F/M值是否过低,也就是MLSS是否过高,如果是那样,应适当的排泥(通常冬季会比夏季MLSS控制要高10%-15%)。钟虫数量有保证的话,进水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,但要看看显微镜是否有丝状菌。如果丝状菌存在的话,进水水量波动过大时,放流出水中有细小颗粒流出。
四、本厂80%是工业污水,大部分是造纸水,泥里有丝状菌,但数量不多,厂在山东,水温14摄氏度,有点漂泥,很严重。请问华北这边污水处理厂冬天都是这样吗? 造纸废水出现漂泥的话,看看是否为污泥老化(根据F/M值),分析进水成分,看看细小的碳酸钙有没有被沉降,是否有涂布废水的难沉降矿物颗粒。如果有这样的情况的话,物化阶段就要强化一下。
五、我们公司的产品中有70%用活性染料,工艺为水解(HRT12h)—接触氧化(HRT10h)—混凝—沉淀(HRT4h)—出水。氧化池出水(静上沉降后)COD为150mg/L,色度200左右。用过多种药品(硫酸铝与脱色剂,石灰与硫酸亚铁),因改造工程,混凝加药停留4h后出水,极易反色,但是成本太高或者不能使COD色度同时达标。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药剂? (1)染料废水是属于比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。 (2)排放的废水是否有色度控制要求,COD和色度的降低除了生化段和脱色剂外,物化段也比较重要。如果通过物化段能够有效地去除色度的话,后段压力会大大降低。 (3)脱色剂的选择要合适处理的废水,可以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药剂类型。
本文连接:http://www.ywxnwh.com/newss-1005.html
|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