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道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7.2~8.5之间。当水体受大量有机物污染时,有机物因氧化分解产生游离二氧化碳,可使水的pH值降低。当大量酸性或碱性废水排入水体时,水的pH值可发生明显变化,可以用便携式水质PH分析仪进行测量。河道水中的pH含量过高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,具体如下: 1、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损害生物生理机能:pH值过高会对水生鱼类和其他生物的鳃和皮肤造成损害,影响其正常的呼吸和生理机能。当pH值继续上升到10.0以上时,水生生物将死于氨中毒。例如,pH值>9.5则容易腐蚀鱼虾的鳃组织,出现烂鳃等症状,降低鱼虾的活力和摄食量。 破坏生态平衡:不同物种对pH值的要求不同,过高或过低的pH值可以抑制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繁殖和生长,从而影响整个水体食物链的稳定性,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和物种组成的改变,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。 2、对水质的影响 影响消毒效果:水中的高pH值会降低使用余氯作为消毒剂的有效性,影响水质的消毒处理效果。 增加重金属毒性:在碱性条件下,虽然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较低,但如果pH值过高,可能会改变水体中重金属的存在形态和生物有效性,增加其毒性,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。 降低水体自净能力:自然水体pH的变化会改变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,使水体自净功能下降。当水体pH过高,会降低沉水植物的光合放氧量,抑制光合作用,导致沉水植物生产力下降,净化作用降低,甚至可能直接引起植物的死亡。 3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影响饮用水口感和质量:pH值升高会导致饮用水产生苦味,影响饮用水的口感和质量。 腐蚀水管和器具: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腐蚀溶解水中的金属,从而增加毒性的几率,还会导致水管和其他器具出现结垢现象。 对水体化学过程的影响 改变营养盐形态和循环:pH值的大幅增加会导致一系列的水化学变化,如氧化还原状态、营养盐形态等,影响水体中氮、磷等营养盐的循环和转化,进而影响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。 影响底泥中氮素转化:河水pH值在大部分时间为碱性,甚至达到11时,会对底泥中氮素的硝化反硝化过程产生影响,进而影响水体中氮的去除效率。
本文连接:http://www.ywxnwh.com/newss-3561.html
|